5月14日,护理学院急救通识课程在综合楼正式拉开帷幕。本次课程以“生命守护,急救先行”为主题,由外科护理教研室吴越、郭宇森、张敏和黄睿四位教师首次运用“克隆课堂”技术,将急救实训室“搬”至课堂,实现主会场与异地实训教室的同步教学,沉浸式进行急救培训。


课程围绕“心肺复苏(CPR)”与“意外伤害救护”两大核心主题展开。理论教学中,教师们通过动态流程图解、错误操作警示动画,将CPR的按压深度、频率等抽象标准转化为直观记忆点,现场互动问答不断。在实训环节,通过实训课堂直播与模拟教具联动,同学们分组轮番上手演练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等核心技能,智能急救模型的电子屏同步显示按压力度波形图。
通过“理论讲解-模拟实训-即时纠错”的闭环教学,同学们对心肺复苏术及中暑、淹溺、气道异物等生活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护,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。通过课程学习,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,还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,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,更是校园里的“隐形急救员”。
从“面对面”到“屏对屏”,从“本地实训”到“异地克隆”,护理学院以技术创新打破实训场地壁垒,为师生生命安全织就一张立体化防护网。这场别开生面的急救通识课,不仅是教学模式的革新,更诠释了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文明校园精神内核。(撰稿:护理学院张敏 审核:周梦花)